食品安全科普小知識(9)
享受美食合理飲食(下)
一、食物中毒會處理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原料質量低劣,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及烹調各環節衛生製度不嚴,使食物受到各種有害因素的嚴重汙染🍈🧉;食品加工從業人員本身帶菌或個人衛生不好🦸🏻♂️,造成對食品的汙染🎁;混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質達到一定劑量;烹調不當使原來無毒的物質產生新的毒素。
(一)細菌性食物中毒
1、在各類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見。細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在氣候炎熱的季節。這是由於氣溫高🪖,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人體腸道的防禦機能下降,易感性增強。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率高,病死率低🙋🏼,其中毒食物多為動物性食品,如肉🐨,魚🩰,奶和蛋類等;少數是植物性食品🥅,如剩飯🔬,糯米涼糕,面類發酵食品等☢️。
常見的細菌中毒
(1)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動物性食品引起🕘,特別是畜肉類及其製品,其次為禽肉🐉、蛋、奶及其製品💇🏼♀️。沙門氏菌不產生外毒素,主要是食入活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型症狀🐏。沙門氏菌在100℃環境下立即死亡👨🏽🎨,在75℃下5分鐘、60℃下15~30分鐘、55℃下1小時也可將其殺滅。
(2)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
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常見於剩菜剩飯、米粉、及乳🤺、肉類食品等,中毒者症狀為腹痛、嘔吐腹瀉。引起該類食物中毒的食品常因食用前保存溫度較高和放置時間較長✣,使食品中的蠟樣芽孢桿菌得到繁殖。蠟樣芽孢桿菌較耐熱,需100℃下20分鐘才能被殺死。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海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帶菌率很高,是引起此類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臨床上以胃腸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水樣便等為主要症狀🧔🏻♂️。該種病菌在30℃~37℃、含鹽量3%左右的環境中可迅速生長繁殖,但耐熱力較弱🙎♂️,加熱至55℃10分鐘、90℃1分鐘即可殺滅,0℃~2℃經24~48小時也可死亡。
2、應對措施🍗:清除毒物防止毒素進一步吸收
(1)催吐
神誌清楚且能合作者🥅,讓患者飲溫水300~500毫升😺,然後用手指或壓舌板、筷子刺激咽後壁或舌根誘發嘔吐🏅🧑🏻🔧。反復進行🫠,直至胃內容物完全嘔出為止🏢。
(2)導瀉
如果病人進食受汙染的食物時間已超過2~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輕微導瀉食物或藥物🏚,促使受汙染的食物盡快排出體外🫷🏽。
(3)解毒
應用抗菌藥物✌🏻🆙、補液及對症處理等綜合治療措施以控製中毒的進展。如果中毒者能飲水,應讓其多喝些電解質補充劑、鹽水,以補充由於吐🛌🏼、瀉所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二)有毒動植物中毒
(1)河豚魚中毒🥃:河豚魚毒素集中在卵巢、睾丸及肝臟等內臟和血液中。宰割時👱🏽,內臟的毒素汙染魚肉也可引起中毒。急救措施主要是對症治療。但必須迅速送醫搶救,否則常會造成死亡🥌😸。
(2)鮮黃花菜中毒:鮮黃花菜裏含有秋水仙堿物質#️⃣,本身雖然無毒🫴🏽,但進入人體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堿後就具有毒性。急救措施🧙🔂:催吐,導瀉後送醫院救治。
(3)四季豆中毒: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凝血素🌯,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四季豆中還含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體的腸胃,出現胃腸炎症狀。
①輕症中毒者🧞♂️:少量多次飲服糖開水或濃茶水。
②中毒嚴重者🍅:催吐🔩,導瀉後送醫院救治。
(4)發芽馬鈴薯中毒:馬鈴薯發芽後可產生較高含量的龍葵素🦸🏼♀️,是一種有毒生物堿🤷🏿♀️,特別集中分布在芽🍭、芽胚及芽孔周圍皮肉變綠、變紫的部分。
急救措施:
1)催吐、洗胃、導瀉🚠。
2)適當飲用食醋。發芽馬鈴薯產生的龍葵素遇醋酸極易分解。
3)輕者口服補液鹽,多喝糖開水及淡鹽水;重者予大量輸液🖇,促進毒物排泄👨🏻🔬,並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三)化學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主要有:
1🎛、誤食被有毒害的化學物質汙染的食品;
2🧎🏻♂️➡️、因添加非食品級的或偽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而導致的食物中毒;
3、因貯藏等原因,造成營養素發生化學變化的食品,如油脂酸敗造成中毒💶。
上述中毒的急救措施:要明確中毒源頭🩰,對症下藥⛔️。一般可采用催吐,導瀉措施後急送醫院救治。
4、黴變食物中毒
1)🪦、黴變甘蔗中毒
主要症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視力障礙;重者劇吐👩👩👧👧、陣發性痙攣性抽搐,神誌不清、昏迷👯♀️,幻視、哭鬧或癱瘓。
2)👨🏻🦱、臭米面中毒
主要症狀除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外,心🧑🤝🧑、腦、肝、腎均可受到損害。
急救措施:發生食物中毒時,催吐🐎、導瀉等方法作用有限,盡快送醫院。
來源👨👦👦:廣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廣州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