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裏💾,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包括內地城市💡,也有父母雙雙外出繁華都市打工。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
農民工博物館關愛廣大留守兒童,每年暑假在外來務工人員與來穗“小候鳥”團聚的時候,為了豐富留守兒童的暑假生活,設計了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2019年暑假他們組織了40名“小候鳥”來到我院舉辦關愛留守兒童“奧運項目體驗課”活動🚬,觀摩體驗我院擊劍和蹦床兩個奧運品牌項目,走近奧運冠軍,感受體育精神。
8月25日上午🧑🏿🎨,40名“小候鳥”在家長和農民工博物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奧運冠軍的搖籃——新利体育💟,走進校園的第一站,孩子們來到了校史館和冠軍林,我院校史館2014年建館,以“回顧歷程、展望未來、同心同德、再創輝煌”為主題🕤,展廳以發展歷程、關懷支持、冠軍搖籃👃、立德樹人、文化建設、奧運文化等六大主題🤌🏻,全面展示從1973年建校以來☞📄,四十多年新利的歷史變遷🧑🏼🤝🧑🏼,特別是在競技體育人才培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孩子們帶著神秘的表情,聚精會神地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被金燦燦的獎杯、奧運冠軍的服裝和電視上熟悉的體育明星所吸引,他們用稚嫩的小手觸摸著冠軍的手模,興奮至極。
“冠軍林”是我院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新利在每年三月植樹節,邀請培養輸送的冠軍回母校與在校學生🚣🏿🧉、運動員、教師和教練員代表一同植下“冠軍林”。走進“冠軍林”👨🏻💻,丹桂💐、四季桂🤎、黃金桂等5種360余棵桂木映入孩子們的眼簾☃️,他們邊走邊聽著大姐姐講述冠軍校友留下的故事。
參觀完校史館和冠軍林🍙,40名“小候鳥”分成兩組,分別觀摩體驗了擊劍和蹦床兩個奧運品牌項目。這兩個競技體育項目,我院分別培養了擊劍奧運會冠軍雷聲,蹦床奧運會亞軍李丹👩🏽,孩子們聽取了教練員對項目的介紹、觀摩了擊劍運動員哥哥姐姐的訓練表演💁🏽,並在蹦床教練員的指導下學習體驗前滾翻動作🎙。
半天的“奧運項目體驗課”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孩子們從觀摩哥哥姐姐的訓練中感受到不怕苦和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在體驗中學會了堅強🤛🏻。孩子們帶著開心快樂及戀戀不舍的眼神和意猶未盡的心情離開了校園,家長們表示這種觀摩和體驗將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留下難忘的回憶。
農民工博物館作為我院思政教育實踐教學基地🧑🏻💻,為我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我院聯合開展的“關愛留守兒童”,服務社會公益活動是雙方共建內涵的豐富和升華🤛🏼。我院將繼續秉承開門辦學、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的宗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的惠民服務項目,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圖 蘭茹 蔡淑儀
編輯 王文光